400-618-7572 dypr@taetea.com.cn

大益张亚峰:下一个百年计划已开启

2022-11-08 来源:都市时报
站在冲刺百年著名龙头茶企目标的新起点,大益将如何布局?
编者按:

11月初,新华社、云南日报、都市时报等主流媒体记者深入探访了勐海茶厂,就大益在科技创新、行业引领、助农增收、未来布局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,采访了大益集团董事长、总裁张亚峰女士及部分高管、员工。先后推出《“制茶机器人”在勐海茶厂上岗》《大益集团勐海茶厂举办82周年庆祝晚会》《大益张亚峰:下一个百年计划已开启》《82载老字号续写新篇,大益凝心聚力展望百年》《大益集团:贴近茶农需求 聚焦乡村振兴》等图文、视频精彩报道,澎湃新闻、网易新闻、今日头条、搜狐、西双版纳发布、昆明信息港、华人频道、腾讯等多家媒体迅速转载报道,引发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和热议。今转发由都市时报记者采写的《大益张亚峰:下一个百年计划已开启》一文。

82年的大益勐海茶厂积累了什么?站在冲刺百年著名龙头茶企目标的新起点,大益将如何布局?大益集团董事长张亚峰女士表示:“大益的定位是百年基业,下一个百年计划已开启,82岁的勐海茶厂正值青春年华。”

近年来,站在新的起点上,大益全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,以成长为茶产业、茶文化、茶科技齐发力,生产、服务、消费多点支撑的现代化大型茶企,打造了一款又一款广受市场喜爱,兼具人文、收藏价值的大益茶,塑造了不可复制的“大益模式”

“耄耋之年,期颐人瑞”。82岁对于一个人来说已进入晚年,而对于大益集团和勐海茶厂来说,经过岁月的洗礼,正处于厚积薄发之时。


薪火相传 

老字号茶企迎来腾飞新机遇


2022年11月1日,大益勐海茶厂迎来了82岁生日。大益集团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全国多地举办“同心同源、益路有你”主题活动,为勐海茶厂庆生。在勐海茶厂举办的庆祝晚会引起大家共鸣。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贯穿晚会始终,集中展示和呈现了勐海茶厂传承与发展的辉煌篇章,向大家诠释了茶厂过往成就和美好未来。

“今日之大益,是以范和钧、吴远之先生等为代表的大益人用勤劳和智慧呕心沥血、披荆斩棘,在苦难中铸就辉煌。”大益集团董事长张亚峰表示,大益实现了从边远山区濒临倒闭的茶企,到行业第一品牌的重大转变,创造了中国茶的产业奇迹,在生产规模、销售额、利税及品牌综合影响力方面稳居前列,对于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引领作用。

1940年,勐海茶厂建成投产,以生产茶叶换取外汇支援抗战,由此开启了中国普洱茶新篇章。经过82年的辛勤耕耘,大益已发展成为以普洱茶为核心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。占地面积达700亩的勐海茶厂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茶厂,在工艺、技术、设备等多方面始终引领着行业不断前行。

张亚峰表示,与漫长的中国茶发展史相比,82岁的大益勐海茶厂正年轻。“在茶文化、茶科技和茶产业等方面全面布局,以‘大益、大美、大爱’的顶层设计,树立了行业标杆;大益在品牌、人才、管理、科技、文化、创新各方面达到新的高度。”张亚峰说,这些都是前行的底气和动力,面对复杂多变环境,作为领头雁的大益有足够信心和能力应对。尤其是二十大的召开,让大益人备受鼓舞,相信在党和国家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,大益将迎来第二次腾飞。


行业引领

带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


疫情影响下,各行业纷纷紧缩了投资和产能。茶产业怎么样?领头雁在做啥?

在勐海茶厂,各条生产线忙碌不停,最引人关注的是“自动生产线”,今年五月份自主研发并上线了4台“制茶机器人”,其安全、高效、节能减排成了最大的特点。

茶产业步入标准化、科技化、数字化等进程中,大益领头雁效应十分明显,这与大益集团明确的发展目标,以及对未来的谋先布局密不可分。

今年9月,大益集团投资10.2亿元,预计用4—5年完成勐海茶厂新区建设,届时,其原料储备库、成品库、智能化生产车间、可视化茶仓、茶文化长廊等功能、设施都将进一步升级。

采访中,大益集团副总裁、勐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新生介绍,茶厂新区项目是将大益集团历年来对科研持续投入的成果,应用于生产和管理的实践,服务于工艺和技术升级的目标。项目投产后,勐海茶厂将实现规模化原料陈化30年的跨度,满足按照产地、海拔、茶龄、级别等千余类原材料专业化、精细化的管理要求,大大拓展工艺和年份的价值空间,保证产品品质得到更稳定的延续和发展。此外,新区项目还将直接提供约500个专业技术性就业岗位、新增工业产值约10亿元。项目也将带动茶农稳步增收、促进当地创业就业,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长期动力引擎。

《云南省“绿色食品牌”重点产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(2021~2025年)》明确提出到2025年,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的目标。大益的超前布局,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产值做出应有贡献。


科技赋能

成为更好的大益


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,以十年科研积累,成功创制微生物制茶法(第三代发酵技术),以榜样力量引领普洱茶行业迈上了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……
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张亚峰多次提到“守正创新”。在她看来大益之所以能够收获消费者的信赖,除了一代代大益人的薪火相传,从“一心只为做好茶”向“让天下人共享一杯好茶的美好时光”转变,更多的是大益人始终持有拥抱、开放的心态。并且,长期致力于以科学方法来解决制茶技术问题,坚信只有科技才能推动茶产业规模化、品质化、品牌化。

自勐海茶厂改制后,便提出了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规划,2009年技术中心成立,开启科技研发新起点。2013年,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成立,正式提出“科技普洱”这一概念,以科技为新的起点,承担起技术报国的重任。

2016年,成功创制微生物制茶法,搞清楚了普洱茶有哪些益处?究竟是什么有益?让消费者喝茶喝得明明白白。在大益茶庭,记者看到,除了日常大家所能见到的各种普洱茶品种,还能喝到“益原素”系列产品。尤为神奇的是茶晶,用常温水也可冲泡,非常方便,口感还原度达95%。

如今,以第三代发酵技术研制而成的“益原素”为原料来生产的科技健康新饮,益原素A方、B方、U方、风味茶晶,不仅让消费者实现便捷饮茶,还具有平衡血糖、降尿酸、促进肠道消化等功能,广受市场欢迎。

曾新生表示,对未来的规划中,大益还将以科技为依托,强化资源集聚效应,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,通过对普洱茶产品进行精细加工,来提高产品附加值,不断延伸产业链条。

色选机、质选机、压茶机红外线感应系统、数字化集群烘房……提及勐海茶厂的工艺创新、研发,曾新生如数家珍。他说:“科技创新是为了成为更好的大益。”

自2013年开始,大益特别制定并完善员工发明创造奖酬实施办法,对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。经过多年的培养,勐海茶厂技术装备部已实现生产设备自主设计、研发、维护一体化,这对大益乃至整个普洱茶行业的产品质量稳定、生产工艺提升、效率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据介绍,到今年6月30日,大益集团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77项,其中发明专利49项,实用新型专利21项,外观专利107项;拥有著作权75项、有效商标1151项,其中国内商标809件、国外商标342件。


敢为担当

大益并不全是为自己而活


走在在勐海茶厂现代化的原料仓库区,偶有车辆经过,“我们的库存有数万吨之多,生产方面十年不收储都不受影响。”勐海茶厂原料部的工作人员表示。

“今年行情不好,很多收茶的商家都不敢来采购茶叶了,只有大益从始至终还在坚持向茶农收茶。长期相处下来,大益待我们如同亲人一般。”茶农岩先生说,要不是大益支撑着不断收茶,很多茶农的茶叶只能烂在自己手里。

近年,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普洱茶整体市场增长乏力,下行压力不断增大。为了不让茶农受损,大益集团并没有停止收茶。“大益从不拖欠茶农一分钱,今年收茶也是现钱付清。”勐海茶厂原料部的工作人员介绍,长期以来大益用实际行动保证了茶农的收入。

“大益并不完全是为自己而活,也不只是一门纯粹的生意,茶山上的每一个茶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朝夕相处的‘邻居’。”曾新生介绍,尽管市场行情不好,大益仍坚持以茶助农、稳定茶农销售渠道为首任,今年大益已收购原料数量没减少。

统计显示,自2005年以来,大益勐海茶厂用于收购毛茶的资金达54.22亿元,其毛茶原料收购区域,覆盖西双版纳、临沧、普洱等普洱茶主产区的16个县,惠及勐海县内30多万茶农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连续荣获勐海县社会扶贫模范、西双版纳州脱贫攻坚奖“扶贫明星企业”。

不仅如此,今年4月,大益爱心基金会新一届理事会修改了《基金会章程》,明确把“助力乡村振兴,携手共同富裕”写入基金会的宗旨。7月,“大益乡村振兴爱心基金”勐海县茶农住房改建项目启动,大益投入3000万元助力普洱茶原料产区的茶农改善人居环境、提高生活品质。

“大益人始终认为,茶有大益,不仅在于能促进健康之益,还在于通过产业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为群众谋利益。”在项目启动仪式上,张亚峰表示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和勐海县美丽茶山建设,是大益爱心基金会在新时代、新征程中的重要新举措、新任务。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,大益将更贴近茶农需求,更聚焦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(记者 朱家吉